“五一口号”六问六答

●邵雍

学习与研究 文章字数:2583 文章浏览数:
  一问:“五一口号”诞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五一口号”的内容是什么?
  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国民党当局一手策划在南京召开“行宪国大”,选举蒋介石为总统、李宗仁为副总统,正式确定所谓“行宪体制”,企图伪装民主,欺世盗名,使其反动统治合法化。南洋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向中共中央提议,解放区应紧急成立联合政府政权机构,以对抗国民党召开伪“国大”后的局面。民盟中央负责人、中国人民救国会主席沈钧儒希望中共考虑可否由中央通电各民主党派,建议召开人民代表会议,成立联合政府。
  为了迎接全国革命胜利的到来,中共中央于1948年4月30日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一共有23条,其中第五条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该口号经新华社连播三天,《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分别于5月1日、5月2日全文刊载后,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
  二问:当时各民主党派是如何响应“五一口号”的?
  “五一口号”发布后,立即得到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海外华侨与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5月5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等民主党派负责人与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12人联名致电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认为“五一口号”“适合人民时势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愿“共同策进完成大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九三学社及有关人民团体、海外华侨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也先后通电全国或发表声明,表示拥护与支持“五一口号”。
  三问:“五一口号”所反映的内在精神是什么?
  内在精神是大团结大联合,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用“五一口号”第四条的话语来讲就是“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和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在23条“五一口号”中“团结”出现了7次,有“全解放区和全国工人阶级的团结”“全国劳动人民团结”“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工人与技术人员的团结”“全国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团结”“中国工人阶级和各国工人阶级的团结”“中国劳动人民和一切被压迫人民的团结”。“联合”出现了4次,除了“民主联合政府”这一专有名词中有“联合”字样外,有“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解放区和蒋管区的职工联合起来”“联合被压迫的民族工商业者” 的表述,反映了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方方面面。
  四问:要进一步了解“五一口号”的相关内容,有哪些历史文献可以给读者介绍一下?
  “五一口号”除了在《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5月1日、5月2日全文刊载外,又收录进1949年2月解放社出版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主要有:1948年5月1日《中央关于邀请各民主党派代表来解放区协商召开新政协问题给沪局港分局的指示》、1948年8月1日《毛泽东关于召开新政协复各民主党派电》、1949年3月5日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以及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中央关于邀请各民主党派代表来解放区协商召开新政协问题给沪局港分局的指示》强调筹备召开新政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对新政协的邀请对象、工作任务以及拟定的名称、时间、地点均作了具体说明。《毛泽东关于召开新政协复各民主党派电》是对1948年5月5日各民主党派赞同召开新政协致毛泽东电的回复,对各民主党派表示“极为钦佩”“曷胜感荷”。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奠定了《共同纲领》的政治基础与方向,而《共同纲领》又是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对新中国的一系列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作了规定。
  五问:“五一口号”的发布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创设和发展有着怎样的关联?
  “五一口号”的发布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创设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首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而当年区分是不是民主党派,就是以是否响应“五一口号”为标志的。其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合作、参与、协商为基本精神、以团结、民主、和谐为本质属性。而这些基本精神、本质属性在“五一口号”中已经基本具备。第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伟大的政治创造, 其源头始于1948年的“五一口号”。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共同奋斗,形成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亲密合作关系,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 而这种新的政党政治模式也是始于1948年的“五一口号”,到今天有了新的发展。因此“五一口号”是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创设与发展是流。
  六问:在新时代,我们重温“五一口号”,有着这样的现实意义?如何理解“五一口号”与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关系?
  我们在新时代重温“五一口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中国共产党提出“五一口号”已经过去75年,但“五一口号”的核心要义大团结大联合是永存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重任。我们今天重温“五一口号”,可以与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结合起来,温故知新,加深我们对其中《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等篇目的理解与领悟,用来指导实际的统战工作。
  “五一口号”是解放战争时期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纲领性的文件。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之一。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统一战线仍在发挥巨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指出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所以,新时代的统一战线与“五一口号”的红色基因是一脉相承,是“五一口号”的继承和发展,两者都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重要时代标记。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上海市委统战部“党的统战政策提出地工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