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搜索:
文章搜索:
-


副经理和财务负责人,健全经理层执行落实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等,既全面执行落实董事会经营决策事项,又采取措施层层传导责任压力,既依法依规行使职责授权,又依法依规行使权力接受监督,在有效权力范围内扩大经理层经营自主权,定期开展行权评估和报告行权情况,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四、推动国企聚焦主责主业优化重组、提质增效
国资国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更好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中国电科与中国普天、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鞍钢与本钢等4组7家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新组建和接收中国星网、中国稀土集团等8家中央企业,推动电力、检验检测、医疗等领域30余个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项目,全国省属国有企业116组347家实施重组,开展专业化整合2150次。
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比超70%,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有效巩固。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步伐加快,先后分两批遴选16家“链长”企业,主动在重要行业、关键领域进行布局,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三年来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营业收入占比达到35%以上。2021年,中央企业围绕产业链卡点堵点明确近460个强链补链投资项目,合计完成投资约9300亿元。
推进瘦身健体、突出主责主业成效显著,“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两资”(低效、无效资产)清退既定任务基本完成,以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资产3066.5亿元,增值234.1亿元,中央企业从事主业的户数占比达到93%。全面完成“僵尸企业”处置和特困企业治理,“压减”工作大力推进,中央企业存量法人户数压减44%,管理层级大多数控制在四级(含)以内。
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扫尾,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1500万户“三供一业”分离,1900个教育机构、2525个医疗机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