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野
    西藏重点民生工程、华能重点援藏项目——华能派墨公路

  激发社会资本投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思路,着力提升运营业务专业化程度,培育优良的经营性资产,创造持续稳定的长期收益和现金流,向建设运营双轮驱动转型升级,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途径三: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国有企业要加强国有企业之间、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合作。
  一是加强央地合作。地方国有企业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规模较小、力量较为薄弱,需要优质资源注入,展开央地合作将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同时进一步拓展中央企业的业务。要加强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的业务协同,建立央地重点项目落地推进机制,推进央地在投资运营、施工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加深合作。
  二是加强产业链合作。许多新基建项目的建设使用往往涉及产业链上中下游多家企业,如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上游包括网络层和设备层,提供工业数据连接、转换和数据预处理功能,涉及三大电信运营商;中游包括平台层和软件层,提供基础平台支撑,如航天科工的航天云网、中国移动的OneNET等;下游主要为应用层,如三一重工、海尔电器等制造业企业。要建设并用好基础设施,国有企业需要动员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企业,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三是加强多种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合作。国有企业规模庞大、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影响力强,其他所有制企业则具有更加灵活的体制机制,具备“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其他所有制企业的优势,注重创新协同,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深化合作,尤其是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形成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技术、资金合力。
  文章摘自《国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