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

把春天种在线路上

——读吴立志的诗
汽笛

  王志武
  本文的标题,意取吴立志一首诗——《春天》。诗中写道:“两条钢轨之间/两根枕木之间/一堆道砟之间/一棵小草/把春天长在了铁路上”。
  全诗看似大白话,仿佛也无诗情画意,但那“一棵小草”是点金石,让每句大白话不再空洞,而是充满生活与阳光的气息,散发着春天的妖娆与浪漫。在衬托出普通铁道线的同时,又赋予了每个线路工心中对春天、对美好的发现与憧憬。
  工务的护路维保工作单调艰苦,但这首诗写出了工务人心中的鸟语花香。
  铁路题材的文学作品创作不易,特别是诗歌,短短几行,既要写出铁路味,又要写出诗的韵味,能出佳品、精品就更显功力了。
  诗人吴立志是铁路工务人。近年来,他立足工务,创作了不少铁路题材的诗歌,其中佳作、佳句不断,值得学习借鉴与探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首先要有对万物特别的感受力、领悟力,让看似平常而显得不平常,让看似单薄而实为丰满。
  在铁路所有工种中,工务的线路工与道砟、枕木、钢轨打交道最多,很多都在深夜作业。“天窗点”施工时,如何让这些在夜色下不为人知的劳动变成诗,对此,吴立志拥有一种超常的感受力与捕捉能力。
  “雨一会儿大一会小/撬棍撬响了雷/天窗点风雨交加”(《天窗点的雨》)。“天窗点结束的哨声/在地平线上掀开彩云/有很多高铁/正从那里拉响汽笛”(《听,冬天的鸣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施工现象,吴立志用诗把它们演绎得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想象是一首诗的生命。在吴立志的诗中,浮想联想遐想俯拾皆是,有的想象带有“铁路味”,有的似乎与铁路无关,却更能展示铁路人的精神世界。“火车的风/吹醒了麦苗/秋天的汽笛/鸣一路金色的稻香”(《铁路的风》)。“在城市和村庄之间/有一条铁路/被春天画向了远方”(《踏青》)。
  创作与探索,像日夜不息的车轮一样永无停止,只有停靠站没有终点。铁路诗歌的创作,如何走出枯燥,表现铁路工种、铁路术语,让其既通俗易懂,又彰显阳春白雪,是每一个铁路文学创作者的命题作文。吴立志交上了一份亮丽的答卷。他曾说,“洋镐挥起,作为线路工砸在枕木上;作为线路工的诗人,应该在洋镐砸下时,融入头顶的彩云和身边吹过的春风”。
  是的,吴立志手中的笔就是洋镐,洋镐也是笔,会沿着钢轨不断延伸,每个到站都是他追求的“诗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