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钰
13年前的今天,我正蜷缩在北京的黑夜里瑟瑟发抖,祈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赐予我一张回家的火车票。2012年的冬天,所有的车票还只能通过线下发售。当时春运开始后,北京站站前广场会搭建很多临时售票点。
车票早上发售,但长长的队伍从前一天就开始延伸。黑压压的人群里,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买到一张回家的车票。随着临时售票窗口的开启,人群开始躁动。伴随一位位购票者从窗口离开,有人欣喜若狂,有人捶胸顿足,有人痛哭流涕……一年积攒下来的悲与喜,在这一刻生动演绎。而排在后面的购票者,脖子伸得长长的,焦急地望着那个小小的窗口,内心焦灼不安。终于轮到我了。怯怯地报了日期和目的地,售票员熟练地在键盘上敲击。那一刻,我真的比考试还紧张。“你想要的那个车次没了。”售票员耐心地告诉我,看到我一脸失望,她马上又补充,“但是还有办法,就是时间不太好,是夜车硬座,可以吗?”我刚想犹豫,看到后面排队旅客焦急的催促声,只好赶紧点头了。我终于买到了带有遗憾却好不容易获取的火车票。
第二年,我离开了北京。那一年的年底,12306上线了。彻夜排队买火车票的场景,也终于退出历史。
13年后的今天,我成了一名老铁路,所从事的工作也与12306购票平台息息相关。学习了单杏花的先进事迹,看着办公室运维大屏上跳动的票务数据,回想到十几年前春运排队购票的辛苦,不觉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