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明亮 文/摄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玻璃洒在画桌上,散发出融融暖意,丁家才伏案执笔,在雪白的宣纸上,用浓淡的墨色作画。片刻,眼前便呈现由远山、村庄、树木构成的冰雪图,那银装素裹、天地苍茫的意境里,流露着静谧与温暖。“雪,虽然冷,但是它也有自身的美和温暖的力量。”丁家才是合肥机务段芜湖整备车间的普通职工,他喜欢书画,尤其擅长冰雪画。他说,因为冬天为迎接春天孕育生机。
“我从小喜欢书画,时常看人家门头、屋内挂的楹联,心里揣摩那一笔一捺的妙趣。”丁家才出生于皖南山区一个村镇上,这里群山环绕、物产丰盈,不仅是宣纸的故乡,还有著名的徽墨、歙砚,而且当地文风盎然,素有耕读传家的习俗,家家悬贴字画,给丁家才以无师自通的学习机会,“那时,我常羡慕那些能写春联的大人。”
愿望就是动力。没有笔墨纸砚,丁家才折根树枝当笔,在沙盘上练习。之后,他买来毛笔临摹书写。由于勤学苦练,丁家才书法技艺突飞猛进,在村里也小有名气。当邻居们首次上门请他书写春联时,他心里似喝了蜂蜜般甜爽。1983年,丁家才退伍入路来到芜湖上班。工余,他仍旧寻访名师勤练,从临摹书圣王羲之法贴《兰亭序》入手,系统学习笔法,并逐渐创新形成“遒劲飘逸”的书写风格,并厚积薄发在集团公司工会举办的书法大赛中获得三等奖。俗话说,书画不分家。丁家长后期更擅长山水国画,是“江城”芜湖书画界著名冰雪画家之一。
2000年,丁家才偶然在微信里看到一幅冰雪画。那冰天雪地的美景深深吸引住他,促使他开始学习传统国画,并选择了最难的冰雪画题材,因为“冬天是收藏思考的季节,冬天是春天的前奏,孕育着来年的希望”。为提高技艺,他师从当代著名画家赵春秋先生和曾刚先生,分别学习冰雪山水画和彩墨山水画。芜湖地处江南,山水奇秀,景色旖旎,少有漫天飞雪的景观供他写生。因此,他多次背上行李画夹,深冬北上,亲身感悟雪乡冰原的壮丽景色,积累生活素材,用心观赏雪景之妙,以画家的眼睛留心四季轮回,特别是冬天。
“只有看到了美,心里有了美,手里才能画出美。”丁家才巧妙地把北方壮观的冰雪与南方的山水融入画中,将大自然赋予生活的美汇于笔端,倾洒在三尺白宣上,展现江南冰雪之美。由于水墨表现冰雪的质朴难度高,他翻阅典籍,多方摸索创新技法。
每次作画前,先把宣纸揉成团,使纸面布满细密的褶皱纹理,画毕熨平,增强雪景的立体感。他还根据天气的变化,运用不同颜色,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虽然画面冰天雪地,寂冷沉静,却厚重不失灵动,让人感受到萌动的温暖和春意,他的画作让人明白生活中的美就在我们身边。
丁家才深知国画是传统笔墨技法,与文学、当代审美理念相辅相成。这样的作品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充满浓郁唯美的乡情诗意,又具强烈的时代气息,仅靠锤炼一双匠人之手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购来大量文学书籍,阅读学习诗词歌赋,及传统文学,加入芜湖诗词学会,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同时,常年临江而居,静观江水四季变化,使他的书画水平日益精进,多次在省市级书画比赛中摘金夺银。“一幅成功的画作,不仅向自然学习,还要向生活学习。”丁家才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心组织书画界志同道合的画友们送艺上门,用手中的笔墨向学校的孩子传授美育知识,为孤寡老人送去关心和温暧,赢得江城社会各界好评。
由于他技艺精湛,被聘为中国冰雪艺术研究院特聘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