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次乘务经历

汽笛
  杨标
  每年的春运,都是铁路运输最繁忙的时刻。记得1998年,我报名加入春运青年志愿者,当上一名临时列车乘务员,值乘线路是阜阳至东莞东。
  那时的春运,如果你到阜阳站,你会被庞大的“民工潮”场面所震撼,宽阔的火车站广场上人头攒动。当天13时30分发车,我们提前半小时就打开车门,站台上的旅客便黑压压拥了过来。我大声喊着:“排好队,拿好票,不要挤!”
  虽说是绿皮车,但速度似乎很快,因为已经满员,沿途没有旅客上下车。飞奔的列车让沿途的风景一闪即过,我正在欣赏窗外的画卷,突然有人敲门,一位朴实的大哥,在玻璃前探头望着我,似乎有些着急。我打开门,他便迫不及待地说:“同志,车里有没有退烧药,小孩一天没吃东西,还在发烧。”我走出乘务室,发现大约3岁的男孩,躺在一个中年妇女的怀里,面色通红,闭着眼睛,眼角却噙着泪水,小嘴不停地抖动着。我用手摸了孩子的额头,确实在发烧,但是我没有退烧药,如果向列车长报告,很难走过去。我灵机一动,向车厢里喊起来:“大家静一静,现在有个小孩在发烧,谁带退烧药了,帮一下忙!”这一招很奏效,大家的目光瞬间都投向这边,听人群中很远传来一名女同志尖细的声音:“我带了,我给你找。”说着便去翻包,一会儿一个药包被大家相互接力传了过来。
  “谢谢啦!”说完我把药递给了那位大哥,便取来水壶冲药,茶缸冒出药的味道。那位女乘客坐在地上,慢慢哄着孩子喝了下去。
  凌晨时到达了目的地,旅客们下车秩序井然,那对夫妻抱着孩子,离开时还向我招手告别,脸上还洋溢着朴实的微笑。
  那是我第一次担任列车乘务员,也是我唯一的一次乘务经历。我觉得春运是一场艰辛的跋涉,但也是一个充满温暖的旅程,更是一次爱的传递。年复一年,春运在岁月中书写着独特的温情、温暖的故事,如立春后的暖阳,照亮人们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