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副工长独立带班

铁路纪实
方豪泽(右)在布置作业 张侃摄

  朱小刚 刘涛
  2月9日23点30分,当日最后一趟列车驶过,在铁路通道门口等候的8名铁路职工,打开头灯收拾工具准备进入线路。他们是宁波工务段探伤车间的钢轨探伤工,是守护铁路行车安全的“钢轨医生”。
  “今天天气有点冷,大家检查时要再认真一些哦。”带班负责人方豪泽一边抬着钢轨探伤仪,一边提醒道。别看方豪泽做事老练,其实他是一名参加工作才3年的“00后”。2024年12月,他成为副工长,2025年春运是他独立带班作业的第一个春运。在“两年初窥门径,五年才能登堂入室”的钢轨探伤领域,小方凭着自己的努力仅仅用了两年便成了“杏林妙手”,“望、闻、问、切”四项本领早已驾轻就熟。
  今年春运比往年都早,不仅仅天气冷,且列车运行次数频繁、持续时间长,给钢轨探伤工作带来了诸多压力。“有人叫我们‘B超医生’。”方豪泽笑着说,探伤仪就好比医院的B超仪器,“与医院不同的是,我们的‘B超仪’是检测钢轨的。”
  作业开始了,方豪泽和同事王明星一起将钢轨探伤仪抬到轨枕上,他首先对钢轨部位进行轨颚打磨涂油,王明星则替换手持探头以便校对,两人合力对钢轨颚部进行校对,方豪泽一边手持探头在轨颚移动,一边认真盯着仪器显示屏实时反馈的波形数据,计算出回波走波数据后报给王明星记录,然后又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与前几个探伤周期的数据进行比对,确认数据有无增长。
  “这处钢轨没有问题,过几天温度就要回暖了,大家要继续做好后续监控。今天天窗时间很紧、任务重,我们得抓紧速度了。”检查好钢轨后,精神高度集中的方豪泽擦着额头上溢出的汗珠叮嘱着同事们。“滴,滴滴……”钢轨探伤仪发出的一声声警示声随着笔直的钢轨传到远方,他们又开始了检查。
  自春运开始,方豪泽带领班组四处奔波,昨天杭州、今天宁波、明天温州、后天绍兴,宁波工务段管辖范围内到处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年轻的肩膀上已不知不觉间扛起了不少担子,在责任的压力下,他也逐渐褪去稚气,越发成熟稳重。作业结束后,大家正在通道门口进行班后小结时,又一趟春运列车满载着旅客从他们刚刚检查过的线路上呼啸而过。“长龙”似的列车在夜色的掩映下渐行渐远,只有几束微弱的头灯灯光还在铁路两旁闪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