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里有传承

铁路纪实
    查青松为青年职工解答问题 欧明睿摄

  丁时林
  工具房的架子上,一本略显破旧的笔记本静静地躺着,封皮磨损的边角,诉说着岁月的痕迹。工具房外,老查正身着黄色防护服,戴着一双布满油渍的手套,不停挥舞着各种工具,“我们拆卸这个捣固镐时,一定要注意各部螺纹旋向。”老查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工友,“对了,我刚放架子上的那本笔记本,你待会拿着看看,里面记的都是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窍门。”
  “老查”名叫查青松,是合肥工务段安庆线路车间安庆北维修工区的一名线路工,今年是他工作生涯中的第34个春运,也是最后一个。只要一提到“老查”,工友们无不竖起大拇指。
  老查所在的安庆北维修工区,负责安庆线40公里正线线路、18.948公里站线线路以及65组道岔的检养修任务。工区30名职工,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忙碌地准备各项工作。
  “7时30分,安庆北站内‘天窗’命令已下达,可以上道作业。”随着规范的“手比、眼看、口呼”指令,老查和工友们手持道尺,扛着工具,依照班前分工,迅速投入工作。当天,老查带着工区的几名年轻人,要处理安庆北站47号道岔高低不良等病害。道岔区域作业复杂,作业前确定起道量尤为关键。老查翻开笔记本,找到47号道岔以往的整治记录,又俯身趴到钢轨上,仔细查看,确认高低情况,画好“撬”后,便开始起道养护作业。
  “道岔区域结构复杂,病害也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接头部位因列车来回冲击造成的轨枕空吊……”老查边结合笔记本上的记录,边向身旁的年轻人传授经验,“春运期间,旅客列车比平时增开好几列,我们处理这些病害必须更加认真细致,容不得半点差错,这样才能确保每趟列车安全平稳运行。”
  冬日清晨,寒风凛冽,老查的脸被冻得通红,可他的眼神却格外坚定。30多年来,守护每一趟列车的安全,是他不变的职责,这本笔记本就是他坚守岗位的无声见证。“师父,等您量完这几根轨枕,换我们来吧!”徒弟的话语打断了老查的思绪。他看着天边初升的朝阳,又看看身旁干劲十足的年轻人,脸上满是欣慰。老查郑重地将笔记本交到徒弟手中,说:“这本笔记本记录了我多年的工作经验,今天交给你,希望你能带着它、用好它,继续守护好每一条线路。”
  在这个春运,这本笔记本完成了它的传承,也开启了新一代铁路人守护铁路安全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