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师父打好“第一仗”

铁路纪实
    陈子凡在服务重点旅客 钟宜臻摄

  陈子凡
  当春运的列车缓缓驶入徐州东站,我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春运。当晨光尚未完全照亮黑夜,徐州东站内已是一片繁忙。我跟随师父进入服务台迅速投入到工作状态,检查轮椅、担架、对讲机等设备,整理药品、登记簿等物品,为一天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此时,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在志愿者的搀扶下走进车站。师父见状立刻迎了上去,弯腰轻声询问:“奶奶,您是一个人出行吗?需要帮助吗?”老奶奶点了点头,眼中闪过惊喜,师父迅速推来轮椅,小心翼翼扶老人坐下,我在一旁协助固定住轮椅并放下脚踏板。一路上,师父与老人亲切交谈,了解她的目的地和身体状况,用语言缓解老人紧张的情绪:“您放心,我们会带您安全上车。”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紧握着师父的手,连声道谢。在站台上,我们与列车工作人员仔细交接,告知老人的车厢座位以及目的地,并叮嘱他们沿途多加照顾。当列车缓缓驶离车站,老奶奶透过车窗向我们挥手告别,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眼中的感激。
  上午时分,候车大厅内人头攒动,服务台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大多是重点旅客家属打来的预约电话。师父一边耐心接听,一边详细记录车次信息及服务需求。我则在一旁认真学习,努力掌握工作的要点和技巧。这时,一位盲人旅客在家人陪同下到达车站,按照预约信息,我和师父早已在进站口等候,接过盲人旅客的行李,一路引导他通过安检、检票,直至送上列车。傍晚,车站的客流逐渐减少,但“顺心”工班的成员依然坚守岗位不敢松懈,我们为夜间到站的旅客提供接送服务,并巡视候车室,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帮助。
  第一次春运,我体会到铁路工作艰辛不易,但通过服务获得了感动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