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祚尧/文 张庆恒/沙画
第一次听闻春运,大概是二十年前了。彼时我的哥哥远在湖南求学,于是,那几年一到腊月,家里长辈们的话题便是今年火车票好不好买,能不能上车补到卧铺。年后没几天,又开始为了他回校的车票而烦恼。
也许,正是因为哥哥的这番经历,我高考后填志愿时没有选择离家很远的城市。因为路程不长,所以也没有太多买火车票的焦虑。当时,我看着通宵去车站排队买票的同学,心里还是挺窃喜自己当时填志愿的选择。因为对春运缺乏了解,我也遇到过一件事: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我6点多便到了南京站,想着随便哪趟车,2个小时我也能到家了,结果却是连张站票也没有。我只得又拖着行李在寒冬的早上走到汽车站,最终坐上了傍晚的大巴,在夜幕笼罩大地时,成功地回到了家。
此后,对春运前排队买票的同学,我除了祝福之外,也添了一份帮我排张票的嘱托。后来,“12306”上线了,通宵排队的同学变成了翘课刷票的同学,不变的是我对他们帮忙买张票的托付。
大学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大家互道珍重、各奔东西。平日里喜欢清静的我也被生活的洪流冲到了一个城市中最为嘈杂的地方——火车站。满打满算,我在芜湖站已经十个年头了,十个年头便是十个春运。我曾在出站口见证过久别归乡的喜悦,以及一眼望不见尽头的补票长队,也曾在站台目睹过归心似箭的急切。昨天是今年春运我的最后一个通宵夜班。走在回家路上,看着蓝天白云,我突然觉得,春运仿佛是一场成年人的梦,铁路是助梦成真的力量。历经旅途,回到故乡,美梦成真!而我们也算是这场梦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