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雨
“春运期间列车物资备品的消耗量大,得抓紧准备好。”2月17日7点,上海客运段后勤供应车间虹桥库的班组长沈单滨早早来到库点,将刚刚送达仓库的洗手液、清洁袋、卷筒纸等高铁物资备品一一清点梳理、入库登记、摆放整齐,又开始盘点次日每趟列车所需备品。
高铁列车后勤物资的配发保障工作,54岁的沈单滨已经干了15个年头。刚从事这项工作时,沈单滨负责配发备品的列车还不到10对,备品种类也不过7种。随着路网更密、运力扩充,旅客乘高铁出行的需求呈现大密度、高频次、快节奏,这也意味着沈单滨的工作量要随之增加。今年春运,沈单滨和其他库点的同事每天最多要为近200对高铁动车进行后勤物资配备。
更高强度的工作需要更加精细的管理。“现在我们仅高铁和动车组列车上使用的垃圾袋,就有15个种类。”谈起这些物资,沈单滨如数家珍。原来,为了满足不同车型、不同场景,以及列车垃圾分类的使用需求,列车垃圾袋也进行了精准划分。此外,不同车型上配备的大卷纸、小卷纸、擦手纸、便垫纸等也都有讲究。对于复兴号的15种备品,以及和谐号的18种备品,沈单滨不仅要牢记每种车型、每个车次对应的备品种类,还要根据列车增开需求、旅客密度变化等情况,对列车所需备品数量进行动态调整。
春运期间,出行的人越多,沈单滨和同事的工作也愈加忙碌。“有几天很忙的时候,连晚上做梦都在盘货,生怕出了差错。”每天,他和同事们按照第二天开行的车次,把需要的备品分类整理、打包好后,再认真标记好车次,直到晚上列车入库、备品被送上车后,他们才能彻底放下心来。
如今,高铁上座椅兜后的清洁袋、洗手后抽取的擦手纸、如厕时使用的坐便垫,都是沈单滨和同事们细心服务的成果。沈单滨说,虽然自己的工作并不起眼,但能给春运中的旅客带来便利和温暖,就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