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技能大师工作室】

探伤大师的日与夜

铁路纪实
  刘涛 文/摄
  “叮叮叮”闹铃声响起,柯鑫辉从睡梦中醒来,前往位于宁波工务段的柯鑫辉无损检测员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启新一天的工作。
  2024年8月,集团公司命名柯鑫辉无损检测员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现有成员8名,以“技能传承、经验交流、技能创新、技能转化”为目标,围绕“职工培训、技术攻关”两大基本任务,开展安全生产技术创新攻关。
  7:30 到达练兵场
  柯鑫辉赶到练兵场时,几支队伍已经投入训练。因配合他的工作室成员不在,他上午需“双线作战”,带新职工培训的同时,指导比武集训队员训练、考试、讲解真题并答疑解惑。
  8:00 带领新职工练习
  柯鑫辉带领新职工使用钢轨探伤仪反复进行测试轨探伤练习,指导他们掌握各波形在测试轨上的相对位置。“段刚成立时,我们走了太多弯路。”看着新职工们,柯鑫辉思绪回到十几年前。他是宁波工务段的首批大学生,那时车间尚未建立系统的培养体系,导致这批职工后期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回头“补课”。正因如此,柯鑫辉在钢轨母材探伤“重B超,轻A超”的大环境下,始终坚持重视“A超”的基础教学,搭建了“先A超,再B超”的培养体系,在新职工对超声波理论的掌握达到一定程度后方可接触B超探伤。这种看似“笨拙”的坚持,铸就了宁波工务段在集团公司钢轨探伤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五连冠的辉煌。这套体系如今已在集团公司广泛推广。
  9:30 研究定位定量问题
  工作室成员之一、特级技师陈双六带着新升级的仪器来到练兵场,此时柯鑫辉刚讲解完测试轨的出波规律,金华高铁基础设施段的小梅在一旁等待已久。去年年底成立的金华高铁基础设施段没有供钢轨探伤工集训的条件,只得把队伍拉到宁波工务段一起参训。面对“人人都有一本经念”的定位定量问题,小梅迟迟无法找到窍门,便向柯鑫辉请教。见此情形,陈双六提出,将比赛使用的钢轨探伤仪重新编程,使用技术手段提高伤损的定位定量准确率。确认方案行之有效后,陈双六便拨通了厂家的电话商量重新编程的事宜。
  11:30 敲定拉练安排
  柯鑫辉刚吃完午饭便接到杭州工务段探伤车间打来的电话,在电话中敲定今年的拉练安排。宁波工务段成立时缺乏培训条件,那时兄弟单位杭州工务段伸出援手,帮助宁波工务段搭建起了人才培养体系。如今昔日的“学生”已是全路标杆站段,成为了杭州工务段最强的“竞争对手”,但两个段之间的情谊却并未改变,宁波工务段探伤车间和杭州工务段探伤车间每年仍组织互相拉练。
  13:30 传授焊缝探伤诀窍
  工作室的培训主教练干棋棋押车带着新的训练用轨赶到,众人合力将钢轨抬到练兵场。休息间隙,集训队员周哲栋向擅长钢轨探伤实作的“干教授”请教焊缝探伤的诀窍。
  入路不足一年的周哲栋凭借过人天赋击败了一众“前辈”入选集训队,工作室的教练团队认为应根据每位队员的技术特点因材施教,于是为经验不足的周哲栋增加了更多基础手势练习。工作室中负责基础教学的技师胡健健教导周哲栋:“扫查手势是焊缝探伤的基础,也是实现焊缝全断面探伤的关键。手势不到位,波形识别能力再强也是白搭。”周哲栋下载了胡健健为他录制的焊缝探伤标准化作业视频,对照着重复练习。
  钢轨探伤的工艺每隔一段时间便有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柯鑫辉没有迷茫,而是扎扎实实啃下了钢轨探伤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本——《超声波理论》。钢轨铝热焊的伤损特征复杂,不易辨别,尤其是常见的焊缝轨底边缘上方缺陷,在作业过程中缺陷波和焊筋波很难区分,容易造成缺陷漏检。为此,柯鑫辉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提高铝热焊缝伤损检出率的技术攻关。常规的K2.5探头形式,由于前沿长度、探伤人员手法及业务技能水平影响较大,容易造成缺陷漏检,柯鑫辉另辟蹊径地想到了爬波探伤,经历了几百次的反复实验,不断对接厂家改善探头性能,最终工作室改善了现有的爬波探伤工艺,提高了钢轨铝热焊缝探伤的伤损检出率。
  14:30 召开季度会议
  工作室召开季度会议,技师方国宏作为工作室数据整理人员,对今年第一季度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大伙儿经讨论分配了第二季度的任务,在确认了工作室今年的科技项目“钢轨探伤仪自动增益功能”的情况后,高级技师杨建敏主动接过该项目后续推进的重担。技师余增庆也结合天窗作业反馈,作了斜裂纹探头在高铁中实现对钢轨表面下伤损的精确定位的报告。
  “师傅,手推式双轨探伤仪昨天在天窗点内的试用反馈……”年轻技术员杨辉是柯鑫辉最出色的徒弟,也是团队成员之一,他主动承担起了工作室技能转化的职责,新仪器、新工艺的落地试点总是由他来完成。第二季度柯鑫辉需要带队集训,工作室生产方向的担子压在了他的肩上。
  16:00 进行双轨探伤训练
  柯鑫辉招呼队员一起组装好双轨探伤仪,用测试轨进行双轨探伤的训练,这种出现没几个年头的新设备,却靠着出色的性能在全路广泛推广。柯鑫辉参与了双轨探伤仪的落地试点,由工作室制作的宁波工务段双轨探伤仪操作指南,如今已成为集团公司各个工务段开展双轨探伤仪培训的最好教材。
  19:00 给集训队员讲解真题
  柯鑫辉带着新打印的试卷给集训队员们考试,对于选手们来说需要绞尽脑汁的计算题,到了高考数学147分的柯鑫辉面前便不是难事了。柯鑫辉对选手们说:“近几年,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出题方向注重对现有知识的灵活运用,看见没见过的题目不要害怕,只要脑子里的弯转过来了,你们就会发现都是曾经做过的题目。”讲解真题时,队员们纷纷走上讲台与柯鑫辉讨论,随着讲解越发深入,天色也渐渐暗了。
   22:00 依旧灯火通明
  夜已深,工作室里依旧灯火通明,满墙的奖牌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似在记录着这忙碌又充实的一天。柯鑫辉轻轻关上工作室的门,回头凝望“柯鑫辉无损检测员技能大师工作室”牌匾,心中满是感慨。
  在这里,他见证了新职工从懵懂到成熟,团队成员在一次次技术难题前并肩作战、攻克难关。这不仅是一个工作的场所,更是梦想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摇篮。他明白,工作室承载的,是保障铁路安全的重任,是传承技能的使命。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更多新技术需要探索,更多人才亟待培养。
    柯鑫辉为集训队员讲解真题

    柯鑫辉在工作室测试新探头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