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动”化解繁忙干线施工难题

——京沪、陇海线集中修施工组织创新解码
铁路纪实
图为调度所(施工办)召开集中修布置会,协调各方资源,当场研究施工方案。

  记者 陆应果 通讯员 田韧 孙静报 文/摄
  在长三角铁路网的心脏地带,京沪线与陇海线纵横交错,宛如两条“黄金动脉”,常年肩负着繁重的客货运输任务,是区域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交通脊梁。2月23日至4月2日,集团公司调度所(施工办)创新实践,以革新魄力,针对这两条交通主动脉展开第一阶段集中修作业,历经38个日夜的艰苦鏖战,最终完美收官。
  运筹帷幄 夯实安全根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早在集中修启动前30天,集团公司调度所(施工办)便开启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他们站位全局,以战略眼光精心谋划施工计划,力求每个细节都经得起实践检验。
  集中修开始时,正值春运刚刚结束,设备历经高强度运转亟待养护,作业人员也疲惫未消,加之本次集中修任务艰巨、涉及面广,重重挑战如乌云压顶,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迅速牵头成立集团公司施工协调组与调度所集中修组织实施小组,搭建起“上层统筹、下层落实”的两级管控体系。
  为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他们依据不同施工场景、设备状况,量身定制差异化调度风险管控措施,组织开展多轮次、针对性强的业务培训,让每位参与人员都能清晰掌握施工流程、风险要点与应对策略,从思想和行动上筑牢安全防线,为后续集中修平稳有序推进,铺就了坚实的基石。
  施工期间,调度所(施工办)坚决打破传统施工组织的刻板局限。精心安排每日施工计划,严格落实施工命令“一人拟写、一人核对、主任审核、领导审批”的四级把关制度,从源头上拧紧安全阀门,杜绝任何可能的疏漏。同时,积极联合工务、电务、供电等多个专业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将施工计划细化到以小时为单位、精确到每一寸铁路区段,让责任划分一目了然,形成了一张无死角、全覆盖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网络。
  不仅如此,他们还创新构建了“三维防护体系”:安排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全程指导,确保施工操作规范;组建专业班组进行全天候监控,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专业干部实行分包责任制,对关键环节重点把关。尤其针对电力机车放行、施工车辆配合、停送电作业、调度命令发布等易出风险的关键节点,更是重点盯防。借助路用列车动态管理表和施工组织情况跟踪表,实时跟踪施工进度,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全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安全可控范围内。
   创新驱动化解施工难题
  施工与运输之间的矛盾,一直是铁路集中修绕不开的“老大难”问题。在本次集中修中,调度所(施工办)另辟蹊径,创新建立“三联动”机制,为破解这一困局提供了新思路。调度所(施工办)与施工单位紧密联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备状态、天气因素等,共同优化施工方案,力求在有限时间内达到最佳施工效果;专业科室与调度班组协同联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技术难题、设备故障等突发状况,双方迅速响应,携手商讨解决方案,保障施工不停滞;行车调度与计划调度高效联动,依据施工进度灵活调整车流,在保障运输需求的同时,为施工争取更多时间。
  在徐州枢纽等铁路运输咽喉要道,通过精准测算、科学调度,巧妙调整车流,成功化解了运输高峰与施工时段的运能冲突,保障了客货列车安全、有序通行,也为施工开辟出宝贵的作业窗口。在京沪线曹老集至蚌埠东区段,大胆采取变更径路、机列无缝衔接等创新举措,成功抢出“黄金30分钟”作业时间,大幅加快了施工进度,实现了施工与运输的双赢。
  贴心服务保障施工顺畅
  为保障现场作业高效、有序推进,调度所(施工办)化身贴心“大管家”,提前一天将施工计划精准推送给各相关单位和作业人员,让大家对当天施工任务、流程、注意事项等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的工作延误或失误。
  优化施工车辆周转方案,精心规划车辆调配、停靠、装卸流程,不仅为现场作业施工材料、设备及时到位争取到更充裕的准备时间,还充分考虑到作业人员的辛苦,保障他们能尽早完成工作、返回驻地休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后续施工。
  建立起高效沟通机制,每日雷打不动召开集中修组织布置会,搭建起施工一线与后方调度的沟通桥梁。施工人员在现场遇到的问题、困难,都能在会上及时反馈,调度所(施工办)迅速协调各方资源,当场研究解决方案,做到“问题不过夜”,为施工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本次集中修安排38个‘天窗’,给点兑现率100%。累计完成道床大修125.856公里、钢轨大修103.764公里、轨枕大修24.347公里、道岔大修133组,以及线路捣固1377.675公里、打磨901.3公里,道岔捣固716组、打磨811组、清筛55组,基床处理1.7公里,全面完成任务。”集团公司调度所(施工办)施工计划室主任刘铁峰在复盘此次集中修时,言语间满是自豪。
  这次京沪、陇海线第一阶段集中修,亮点纷呈、成果斐然。科学统筹、精准调度贯穿施工全程,不仅让铁路设备性能实现质的飞跃,也为后续的安全、高效运输夯实了基础。这一成绩的取得,彰显了集团公司调度所(施工办)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更为新时代铁路运维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