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
在撒哈拉沙漠,沙百灵鸟觅食遇响尾蛇袭击时,专攻蛇头薄弱点,依靠持续发力制胜。抓暑运工作亦是此理。
暑运62天,是全年经营工作的关键战役,更是安全风险高度集聚的严峻时期。战暑运,安全、运输、服务、经营,每一项工作都不能有闪失,但其中最为关键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安全。安全是暑运的生命线,容不得丝毫懈怠与侥幸。持续高位运行的客流量、频发的台风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高强度运转的设备设施,无不考验着安全保障体系的韧性与效能。面对客流高峰、极端天气、繁重运输任务叠加的复杂局面,唯有找准关键,牢牢抓住暑运安全这个“牛鼻子”,方能化被动为主动,为完成暑运各项任务目标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牵牢暑运安全“牛鼻子”,思想上必须时时绷紧“安全弦”。高温炙烤易引发精神倦怠、思想麻痹。“警惕安全在,麻痹事故来”。越是环境严苛,越需绷紧安全弦。日常教育,应通过剖析典型案例、组织专题讨论等形式,深刻揭示漏检漏修、违章违纪的严重危害,让安全警钟长鸣。日常作业必须坚决杜绝为图一时“便利”而简化作业程序、降低检修标准的短视行为,因为这些“聪明”做法往往埋下隐患风险。高温天作业应充分预判可能带来的各类安全风险,科学调整作业时间,合理推行“干两头、歇中间”模式,最大限度避开高温露天作业。同时,要切实关心关爱一线职工,改善高温作业环境,落实防暑降温措施,传递组织关怀,为职工严格按标、高质量作业提供坚实后盾。
牵牢暑运安全“牛鼻子”,作业中还应运用好科技力量。新时代的暑运安全保障,必须插上科技的翅膀。如何精准调控大客流候乘环境温度?如何高效应对台风强降雨引发的突发险情?如何保障高温下设备持续稳定运行?答案在于科技赋能。告别过于依靠人防,应以辩证思维和创新手段应对挑战。充分利用好近年来集团公司投入的各类科技装备:强化监测预警,运用卫星云图、雷达监测、台风路径追踪等技术,动态掌握极端天气动向,为科学决策、超前布防提供精准依据;深化智能防控,运用无人机巡查、智能视频监控等手段,加强对线路周边环境、关键设备的实时监测与风险研判;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借助智能化系统快速定位故障、优化应急方案。让科技力量成为洞察风险、消除隐患的“火眼金睛”和“雷霆手段”,将安全隐患扼杀于萌芽。
暑运大考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高铁安全、旅客安全、大客站安全无小事”的理念,紧紧围绕“战暑运、保安全、促增收”目标,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牵牢、牵稳暑运安全这个“牛鼻子”,以万全之策确保万无一失,为夺取暑运全面胜利筑牢最可靠的安全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