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运守护人】

灶前三十年 守护“烟火气”

铁路纪实
  吴潇 吴蓉
  李传科师傅是合肥客运段合广车队一名厨师。今年,他将退休,近期的暑运之旅,也成了他职业生涯的谢幕演出。在库内停留的餐车上,李传科已早早上车,他带领同事一起加工、配菜。由于列车日常整备的需要,后厨暂时无法供电,炎热夏日里他的工作服总是湿漉漉的,但他手中的锅铲未曾停歇。“干了一辈子,越到最后越舍不得放下。”李传科擦着额头的汗珠,眼神里满是不舍与眷恋。
  普速列车9平方米的餐车内台里,冰柜、洗刷池与各类厨具一应俱全,宛如一座移动的餐饮小站。此刻,“掌勺人”李传科正系着褪色的白布围裙在灶台前忙碌。站在守了30年的灶台,他正用锅铲翻炒出最后的温暖与坚守。
  面对天南地北的旅客,李传科总爱说:“众口难调,那就多准备几手。”他用心研究列车线路沿途城市的饮食文化,精心研磨各菜系特点。他呈现给旅客的每一道菜都饱含着用心,力求让大家在旅途中找到熟悉的味道。针对江西方向的旅客,他常会备上几道赣味十足的家常菜,“红烧瓦块鱼要烧得汤汁浓稠,带着微微的辣意,鱼肉要吸足了酱料的鲜香。”针对广州方向的旅客,他常会备上几道粤式风味,“蒜蓉菜心得保持翠绿脆嫩,淋上少许生抽提鲜。”此外,还有老少咸宜的鸡蛋羹,表面光滑如丝,撒上葱花和香油,一口下去嫩滑暖胃。而今年暑运,他更是比往年多了几分细致:“想在退休前,再为旅客们多做几道满意的菜。”
  暑运期间,客流激增,李传科和同事们的工作强度也随之加大。从每天中午入库准备食材,到深夜收拾餐车,他们一刻也不曾停歇。高峰时段,李传科要同时应对多位旅客的点餐需求,在狭小的空间内,他手脚麻利地颠锅、调味,动作一气呵成,新鲜地道的粤式“清蒸鱼”起锅,鲜嫩入味的清蒸排骨供不应求。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端上了旅客的餐桌。同事们劝他多休息,他总是摆摆手说:“最后一个暑运了,我想站好最后一班岗。”
  笔者采访李传科时,他正在岗位上忙碌着……灶台前锅铲与铁锅碰撞出熟悉的声响,这是他再熟悉不过的旋律。30年光阴,他用精湛的厨艺为无数旅客带来舌尖上的享受,让普速餐车的烟火气成为暑运旅途中最温暖的慰藉。而今年暑运,这份温暖背后,更添了一份对职业生涯的不舍与眷恋。
  同一个班的乘务员们说:“李传科师傅对乘务餐也非常上心,他会认真制定每一趟乘务餐的菜单,在做饭时尽量做得可口一些,经常听他讲,大家大热天服务旅客太辛苦了,今天吃排骨,多吃点。”今年暑运,李传科还煮了防暑降温汤,准备了西瓜,乘务员们都很开心。
  列车缓缓启程,驶往下一站。李传科坦言,那些在餐车里忙碌的日夜,那些旅客品尝美食时的笑脸,都是他珍贵的记忆。退休后,或许再没有暑运的忙碌与汗水,但那份对烹饪的热爱、对旅客的牵挂,会留在他的心里,成为生命的养分,滋养着他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