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慢火车 满满民生情

——探访合肥至叶集K8521/2次列车
铁路纪实
    列车员组织旅客有序乘车

  沈滨 文/图
  7月16日9时55分,江淮大地烈日当空,暑气蒸腾。合肥站3号站台上,合肥开往叶集的K8521次列车静静停靠。列车员吴涛身姿笔挺,如迎客松般伫立在车门旁。车站开始放客,记者跟随旅客登上这趟从安徽省城驶向老区叶集的“慢火车”,体验独特的皖西漫旅风情。
  “又便宜又方便”
  10:14,列车缓缓驶离合肥站。车厢内,旅客们或聆听音乐欣赏窗外风景,或沉浸于手机游戏,孩子们则在嬉闹玩耍。这趟仅有四节车厢的列车,自去年6月16日由铁路通勤车转型为客运列车以来,已累计发送旅客约18万人次。
  “火车虽小,服务反而更加细致用心。”列车长赵李阳微笑着介绍。列车办客初期,有一次一位带孩子的母亲因未带水杯,年幼的孩子口渴哭闹。赵李阳见状,递上自己的盒饭让孩子先吃饭,随后孩子用空饭盒接了四盒水解渴。这件小事深深触动了乘务组,此后车上便常备一次性纸杯,供有需要的旅客取用。
  “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在车厢乘务员室旁,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赫然入目,同时公布的还有列车长的手机号码。这不仅营造了文明乘车的氛围,也为旅客开辟了一条便捷的求助热线。“客流高峰集中在周末,这列定员408人的小火车,最高客流曾达612人,超员50%。”赵李阳补充道,“为此,我们特意准备了10条爱心小板凳,并设置了6个重点旅客专座。”
  在2号车厢卧代散9号下铺,吴女士一脸宠溺地看着两个儿子嬉戏。家在合肥的她,此行是陪婆婆带孩子回叶集老家喝喜酒。“以前没这趟车,开车回去要两个多小时。坐大巴每人55元,现在23元就能到叶集,又便宜又方便!”一旁的婆婆开心地分享:“我每周五都坐这趟车回叶集,周日再坐这趟列车回合肥。今年2月底换成空调车后,环境更舒适,跟在家一样。”
  享受宁静而美好的时光
  一个名为“K8521铁友群”的微信群,聚集了236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火车迷,年龄跨度从七八岁孩童到六七十岁老者。他们常来体验这份“慢”火车的宁静美好。“群里的互动交流,车迷们的关心关注,都激励着我们不断提升服务。”赵李阳说。
  10:51,列车缓缓停靠雷麻店站。沿途的雷麻店、梓树庄、分路口和姚李庙四个小站不办理客运,仅供铁路职工通勤。车站人员递上一个牛皮纸档案袋,请列车员转交梓树庄站。
  列车再次启动。窗外,农庄、田野、河流如画卷般铺展,构成一幅宁静的乡村图景。3号车厢内,合肥退休教师江先生不时举起手机,变换角度捕捉窗外美景。他告诉记者:“退休后时间充裕,今天特意坐K8521次列车去六安游玩。1小时17分钟的车程,单程票价15.5元,对我们退休老人再合适不过了。”
  12:30,经过2小时16分钟的旅程,这趟承载着“探亲”“返乡”“通勤”客流的K8521次列车,稳稳停靠在皖西大别山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叶集站。旅客们拖着行李,牵着孩子,走下火车,身影渐渐融入车站地下通道的人流中……
  “有这趟小火车真好”
  “作为目前唯一一趟在叶集站始发终到的列车,K8521/2次小火车显著拉近了老区叶集与省城合肥的距离,对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叶集站工作人员评价说。
  13:10,返程的K8522次列车驶离叶集站,沿宁西线驶向合肥。3号车厢里,安徽师范大学大一学生鲍东旭刚在叶集完成支教,正带着行李回六安家中过暑假。“去年和同学拼出租车回去,现在11块钱就能到家门口,有这趟小火车真好。”他感慨道。
  列车停靠梓树庄站时,下班的车站助理值班员韩志礼拎着一台电脑主机上车,准备趁休息时带到合肥段机关里更换。他介绍,站里同事来自宿州、蚌埠、扬州等地,“坐公交回合肥要倒三趟车、花三个多小时。坐这趟小火车,50分钟就到合肥站,换乘高铁回家快多了。”据悉,此趟列车停靠的四个车站有30多名通勤职工乘坐这趟列车。
  15:32,K8522次列车抵达合肥站站台,140多名旅客鱼贯而出。经过短短48分钟的整备后,这趟满载温情的列车将变身为K8525次,开启新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