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经济大省,新长车务段直接服务苏中、苏北六个地级市经济社会发展,客运市场潜力大,但铁路所占份额偏低。今年以来,该段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工作会议和铁路产品营销推介会议要求,围绕春游、“苏超”等市场热点靶向发力,加大客运营销力度,持续提升客运供给质量。4月6日,该段创下30.45万人次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截至6月底,累计发送旅客2812.24万人次。
多措并举,营造全员营销氛围。我们深刻认识到,营销必须调动全员积极性,打好团体战。一是凝聚全员智慧。深入开展增收创效讨论,聚焦路地协同深化、激励机制完善、服务质量提升等议题,征集合理化建议12件,探索在部分车间试点将团体票营销、异地票销售等指标纳入车间二次分配,个人月度收入最大差距约300元,通过差异化激励,激发全员参与营销的热情。二是深化两级营销。充分发挥“1+8”的车务段、车间两级营销队伍作用,加强区域客流调查,捕捉市场热点,掌握潜在客流方向。今年共开展市场客流调查12次,完成基础数据表10份,提报运能30批次312条。精心设计特色高铁游、专列办理流程、特色服务等营销宣传产品20余件。三是强化考核激励。将市场调查、团体票务、地方财政支持、运能建议等关键营销指标纳入客运专业车间质量考核体系,进一步提升全员增收创效意识与营销基础工作质量。
主动出击,深挖市场增量空间。我们深刻认识到,营销必须放下身段,走向市场,打好运动战。一是“铁路+文旅”深度融合。立足管内丰富文旅资源,主动对接地方文旅部门,成功推动多项惠民政策落地。宿迁、扬州、泰州凭高铁票享景区门票及公交优惠;南通假日高铁站换乘地铁、公交免费,有效激发旅客出行意愿。二是扩大铁路市场份额。与地方建立交通出行数据共享机制,深度分析航空、公路热门出行去向及占比。今年初,呼和浩特、成都等热门中长途方向航空出行占比70%,青岛、徐州、合肥中短途方向公路出行占比60%,车务段在集团公司指导下,积极争取运力,并予以兑现,目前呼和浩特、青岛、成都方向日均旅客发送量同比增幅达到100%、44.7%、14.3%。三是精准对接团体需求。营销团队深入大型企业、旅行社调研,精准对接宿迁京东全球客服培训基地、淮安天马、扬州国都之旅等十余家重点客户,掌握潜在出行需求5.8万人次,成功兑现团体423批,售出车票2万余张。
借势出圈,紧抓热点吸引流量。我们深刻认识到,营销必须紧贴市场需求,打好关键战。一是“苏超”流量高效转化。针对火爆的“苏超”赛事,在集团公司指导下快速反应,联动地方体育、交通、文旅部门,成功组织开行客场始发、主场到达“球迷专列”共6对,组织散客球迷团体3批次,共计发送旅客3464人;车站推行专区候车、专人引导、快捷进出站、氛围营造等服务举措,保障球迷出行;积极申请加开、重联南通至南京、上海、徐州等方向运能,累计兑现重联动车组110组,开行高峰线30列。自5月10日开赛以来,管内车站客发同比增长5.2%。二是热点场景精准营销。赛事主场日,在车站出站口及体育场内设立营销展位,强力推介研学团体、特色高铁游、老年常旅客会员、服务品牌等核心产品,累计开展7场现场营销推介活动。三是媒体联动放大声量。对接省市中央主流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布便民举措、“球迷”专列及高铁票享景区优惠等信息。截至目前,围绕营销在中央级传统媒体落地报道46篇,发表中央及省级原创网评110篇。同时车务段融媒体主动发力,“兄弟,为你安排好了,一起去看‘苏超’吧”等系列微信作品引发网络关注,有力提升“铁路+”知晓度。
服务立身,路地统筹协调合作。我们深刻认识到,营销必须携手伙伴共谋发展,打好协调战。一是互利共赢深化合作。建立路地合作两级清单,分党建联建、便民利民、吸引客流、城市宣传、品牌共建、特色服务六大类19项措施,双向发力,系统推进共赢项目。二是积极服务地方发展。主动搭建平台,邀请省铁办、地方交通文旅部门召开路地合作、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座谈会,对接需求、共商方案,如标杆、旅游列车开行等。上半年成功兑现地方需求50余件,开行旅游专列5列。三是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积极沟通协调,在集团公司指导下推动新一轮协议签订。在地方经济下行环境下,今年以来与管内六市积极商洽,为铁路更好助力区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