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速递】

“亲情交路”让司机享受亲情时光

要闻
  本报讯(通讯员 王永乾)7月23日,徐州机务段徐南运用车间电力机车司机曹峻溪完成了一趟值乘任务,令他开心的是此次退勤后他可以在家美美地休息三天,较过去多休息一天半。
  据悉,该段为了解决异地职工回家困难的现状,积极试点“亲情交路”建设,成功探索出一条兼顾工作效率与职工关怀的新路径,不仅确保了列车运行的平稳有序,更让“亲情”理念深深扎根于日常管理中,赢得了机车乘务员们的广泛好评。
  该段承担着京沪、陇海两大干线的运输保障任务,以往,机车乘务员每次完成值乘任务退勤后,在本地休息时间较少,难以形成连续完整的休息周期,休息呈现碎片化状态。对于较远异地职工而言,若选择回家,需在有限的休息时间内完成通勤,实际在家时间不足24小时。同时,分散的休息安排使人员调度缺乏灵活性,当遇到列车晚点、临时加开等突发情况时,易出现乘务员超劳或休息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异地职工回家难,该段积极探索机车乘务员“亲情交路”试点建设,从“单一往返+本地休息”传统模式向“集中干、集中休”模式转变。在实施中,对交路进行优化整合,精准选定8趟试点列车,选拔18名异地通勤乘务员率先试行。以往,机车乘务员的交路安排较为分散,每次值乘任务结束后将休息24小时左右,导致整个工作周期缺乏连贯性。现在通过科学规划,将原本零散分布的交路进行集中优化,退勤后在公寓进行短暂调休,再继续出乘下一趟车。这种集中化的安排,使得本地休息次数相比原来的交路模式有所减少。但减少的这部分休息时间被有效整合起来,形成了一段连续且完整的集中休息时间。这样一来,乘务员不再被碎片化的休息所困扰,能够让异地职工有充足的时间回家与家人团聚,更好地享受家庭生活,实现了休息质量的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