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艺)“完善浙江省铁路货运网络研究”“江苏省铁路物流节点布局研究”“关于构建上海市多式联运物流高地打造松江枢纽智慧国际陆港的调研报告”……这些课题是上海多式联运分会针对长三角铁路物流发展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展开的原创性学术研究。该分会坚持创新驱动,发挥智囊团队作用,努力把课题成果转化为长三角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近年来,该分会相继推出的“基于大数据的多式联运评价平台研究”“基于货运承运制清算的铁路货运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研究”等4个课题获得国家级(中物联)课题成果一等奖。
该分会成立8年来,携手上海海事大学、中铁上海设计院等单位,先后开展了“长三角高铁货运高质量发展与研究”等课题攻关,同时,结合运输结构调整、公转铁货运班列化、铁路货场5.0版本建设,会同产学研单位进行综合研究,连续8年对“绿色智慧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项目施以智力支撑,助力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为海铁联运基地新样本、引领长三角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标杆。该中心站2017年完成海铁联运3.28万标箱,2024年增至90余万标箱。
为强化“公铁水空”综合运输体系监测分析,该分会会商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开展信息化技术软件课题研究,形成江苏省铁路运行监测分析报告,为需求部门提供权威性“数字运输”服务。在集团公司物流事业部指导下,该分会开展“铁路背景下的多式联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通过对“铁公水”不同运输方式比重分析以及实施运输结构调整中诸多要素综合指标评价,为政府、企业提供数据和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