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运守护人】

职业生涯的首个“烤”验

铁路纪实
  周星宇
  南京东运用车间下行列检作业场热浪翻滚,钢轨温度直逼60℃。“二组准备作业,5道,26213次列车,编组61辆……”中午近11时,正在休息室吃午饭的我听到对讲机里的作业指令,匆忙扒拉几口饭,穿戴好劳保用品便准备上线作业。
  我是南京东车辆段南京东运用车间下行作业场四班的货车检车员,今年2月才正式上岗,这是我职业生涯的首次暑运。
  11时许,狭窄的车底空间里,一股混着机油与金属焦糊味的热气弥漫开来。我紧握检车灯仔细检查车体,汗珠争先恐后地涌出,顺着脸颊滑落,砸在滚烫的钢轨上,“滋”的一声便没了踪影。我手持检车锤轻叩各个部件,“当当”声在狭小空间里回荡。紧盯部件细查异常时,汗水模糊了视线,只能频繁用手臂擦拭。弯腰、探身、敲击、侧耳,每个动作都在和高温抢时间。工装后背析出大片盐霜,草帽绳在下颌勒出深红印痕。车底被太阳晒得滚烫的金属部件,偶尔刮碰到后背,即便隔着工作服,也能感到一阵刺痛。
  “车轮踏面有摩擦白痕的一定要撬开看,观察闸瓦厚度,薄闸瓦最容易有金属镶嵌物,必须多留意!踏面摩擦痕迹,不管新痕旧痕都得撬开检查!”巡检中,师父胡芒增在身后提醒道。检查至机后第17位车辆时,我发现1位端3位闸瓦异常。我立刻用对讲机报告,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我们俩的工装后背已被汗水彻底浸透,紧紧贴在身上。看着安装牢固的新闸瓦,我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油污,长长舒了口气。
  “工长,5道机后19位1736484车2位钩舌圆销开口销单边折断,需要更换。”还未到午后,我已揪出数处隐患。这份在“钢铁蒸笼”里的艰辛,让我对“安全”二字的分量有了前所未有的切肤之感,也深深体会到老师傅们年复一年在高温下坚守的意义。
  一趟作业结束,我返回待检室,工装裤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双腿的湿痕漫过膝盖。我把湿透的衣服往门外铁丝上一搭——三套工装轮换着晾晒。
  “夏天高温作业一定要带水,防止转线时缺水。刚作业完千万别喝冰水。你第一年参加暑运,遇到问题及时用对讲机喊我。”班组的朱工长叮嘱道。师傅们问我首次暑运的感受和困难时,我想了想说:“这天气检车确实辛苦,但能克服。我们班是集团公司标杆班组,我不能拖后腿。唯一的困难是跑闸弯腰时,汗水滴到眼镜上,想擦却发现身上衣服没一处干的地方。”
  随着最后一趟货物列车安全驶出,这场“滚烫”的攻坚战顺利结束。望着列车远去的方向,我抹了把脸上的汗,指尖触到晒得发烫的脸颊,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脚底的水泡和工装上的汗渍,无声烙印下高温日的“战果”,也标记着我在灼热钢轨上又扎扎实实迈进一步。
  这个夏日里,还有许多像我这样的铁路一线工人。他们在高温下默默奉献,用汗水诠释责任与担当,是铁路暑运中最坚实的守护者,也在用行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