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故事激荡人心 榜样力量引领前行

第七届“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集团公司举行

要闻
    丰子恺 摄

  本报讯(记者 朱明轩)讲述榜样故事,汇聚奋斗力量。9月19日上午,第七届“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在集团公司的首场报告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在集团公司机关调度楼一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报告团成员深情讲述了“最美铁路人”攻坚克难、精益求精、执着坚守、创新超越的“最美”故事,引起了热烈反响。集团公司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干部职工、先进典型代表2600余人聆听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济南局集团公司济南机务段动车二车间动车组司机孔祥配、上海局集团公司杭州客运段高铁一车队“西子号”列车长车菲菲、中国中铁高新工业股份九桥工程公司电焊工王中美、上海局集团公司芜湖工务段探伤车间探伤工邓志俊、上海局集团公司上海通信段金华通信车间铁路通信工钱锋等五位同志,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分享了他们在铁路运输、客运服务、桥梁建设、设备检测、通信保障等领域的奋斗历程和感人故事,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铁路人的先行风采、服务本色、担当品格和奋斗精神。
  “开最快的火车,当最好的司机。”孔祥配的话语铿锵有力。23年来,他安全驾驶走行312万公里,运送旅客700多万人次,参与14条高铁新线的联调联试,总结了47种车型的操纵技巧、39种非正常情况行车经验。“只有不断突破极限、自我超越,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做最好的司机……”他的故事,是执着追求卓越的生动写照。
  “服务无止境,满意无终点!只有心里始终装着旅客,用心到极致,我们的服务才能更加充满温度和温情……”车菲菲分享了自己从普通乘务员成长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和“西子号”品牌领衔人的心路历程。她带领团队坚持极致服务、热心公益,将“西子”真情带给更多旅客和需要帮助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高铁人更要坚守‘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宗旨,时刻把旅客冷暖记在心上。”她的讲述,充满了服务的温度与情怀。
  “我焊接的不是冰冷的钢铁,而是连接山河的纽带。”王中美自豪地说。24年来,她先后参与了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等60多座世界一流桥梁建设,累计取得22项国家专利,更带出了20多名技术骨干。从爱美女孩到“大国工匠”,她将手臂上的灼伤疤痕视作“劳动勋章”。“如今,铁路网在祖国大地上越织越密。每当看到列车疾驰在自己亲手焊接的桥梁上,成就感和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她的经历,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这份‘守护钢铁大动脉’的无声责任,让我深深爱上了这个岗位,也坚定了练就‘火眼金睛’的决心。”邓志俊道出了他对钢轨探伤工作的热爱。面对技术变革,他刻苦钻研,凭着对探伤工作的执着与热爱,他一次次地解决探伤难题,攻克常人眼里的“不可能”,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路劳动模范、“新时代·铁路榜样”提名奖等荣誉。“当一个个技术创新成果在生产一线得到运用,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在这份职业中我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他的坚持,彰显出技术工人的创新力量。
  “这辈子我的使命就是干好铁路通信这一件事,值了!”钱锋用最朴实的话语表达了工作30多年来的岗位坚守。从中专毕业生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技术骨干,他摸索出多项“绝活”,培养了大量骨干。“带着团队钻研新技术、培养新人才,让铁路通信的‘神经脉络’永远畅通,为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是他朴实的追求。他的故事,是平凡岗位成就非凡的最美证明。
  奋斗故事震撼人心,榜样力量催人奋进。报告团成员们的故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干部职工们纷纷表示要向“最美铁路人”学习看齐。集团公司党委号召,全局干部职工要深入学习领悟最美铁路人的精神品质,要大力选树宣传各级各类先进典型,要把学习热情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为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铁路企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首场报告会结束后,报告团随即来到上海站,与党的二十大代表、上海站“心尚”服务工作室工作人员、上海机辆段“周恩来号”机车组等先进典型代表开展了座谈交流。与会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谈聆听报告的体会和感悟,报告团成员认真倾听,热情回应每一个问题,激励大家不忘初心、勇攀高峰,现场交流气氛热烈融洽。
  当天下午,报告团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学院领导及400余名师生代表带去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报告会,面向莘莘学子,播撒热爱铁路、投身铁路事业的种子。随后两天,报告团成员参观了上海机辆段“周恩来号”机车展室,并前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巡回报告,将“最美”的旗帜传递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