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北站E区城轨预留层首块底板顺利完成浇筑

综合新闻
    余剑波 摄

  本报讯(记者 陆应果 通讯员 余剑波)9月15日,沪渝蓉高铁沪宁段重点控制性工程——海门北站E区城轨预留层首块底板顺利完成浇筑,标志该站进入主体结构攻坚阶段。
  海门北站为国内最长超大超深基坑地下高铁站,车站采用两台六线站场布局,地下一层为换乘通道,地下二层为高铁站台层,地下三层预留地方城际轨道层。车站地处富水粉土、粉砂及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属“上松下软”不良地质,是国际上首次在该类地层中建设通行时速350公里列车的地下高铁站。总开挖土方量约148万立方米,核心区开挖深度近30米,面临突泥涌水、基坑稳定性差等重大施工风险,建设管理单位沪杭客专公司联合中铁一局项目部,依托数字化智能管控平台,实施智慧降水、实时监测开挖与支护、动态施工联防等技术措施,有效控制围护结构变形,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