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的庞锴 李佃好/文 于馥/摄
在陇海铁路零公里处,连云港港口作为东方桥头堡,见证着无数列车的往来穿梭。连云站,这座连接铁路运输与港口物流的核心枢纽,宛如一颗精密运转的齿轮,而助理值班员庞锴,便是守护这颗齿轮平稳运行的“螺丝钉”。扎根这里三年,他用汗水与热忱,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
守护车站环境整洁与安全 近日大风席卷连云港港,刚完成发车任务的庞锴,在返程途中猛然发现,一张5米长的防尘网被大风掀起,歪斜地挂在车站与货场间的围墙上。防尘网在狂风中剧烈翻卷,发出刺耳的撕裂声,一旦飘入站内刮到接触网,将直接导致停电事故,危及港口铁路运输安全。
千钧一发之际,庞锴立即通过对讲机向值班室报告:“13道附近发现防尘网悬挂在围墙上,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他迅速联系港方作业人员。在等待支援的过程中,庞锴不顾大风威胁,用身体死死挡住防尘网边角,防止其进一步脱落。15分钟后,在多方紧密配合下,防尘网被成功清除。
庞锴深知,保障铁路安全,不仅要排除突发隐患,更要做好日常防护。他向车站提出申请,组建了由8名青年职工构成的“爱路护路小分队”。每周三,这支队伍都会准时出现在车站周边,拉着两个印有“爱路护路”字样的大垃圾桶,手持扫把、铁锹,当好铁路“清道夫”。他们穿梭在铁轨旁、围墙边,不放过任何一处角落。塑料袋、纸屑……这些容易被风吹起威胁行车安全的杂物,都被他们一一“收入囊中”。每一次清扫归来,两个垃圾桶都被塞得满满当当,重量超过25公斤。“走到哪里捡到哪里!”队员们响亮的口号,引得游客纷纷驻足点赞。
从“业务小白”到“三星职工” 回忆起刚到车站时的场景,庞锴坦言:“那时候面对天书般的铁路规章和操作流程,真是两眼一抹黑。”但他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白天,他像个“跟屁虫”,紧紧跟着师父在现场学习每一个操作细节,连师父摘挂钩销的力度、看信号的角度都仔细观察。夜晚,在宿舍的台灯下,他伏案整理作业笔记,将白天的所学所悟一一记录。休息日,学习室里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专注地背诵规章,一坐就是一整天。“既然学了,就要学懂学会!”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功夫不负有心人,3个月后,庞锴就能独立完成值班任务。半年后,他成为车站的“业务小能手”,多次在单位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工作第二年,他便获评“三星职工”。面对新同事,他毫无保留,耐心讲解规章中的“铁路名词”,分享学习心得。在他的帮助下,新同事杨杰、张元昊的抽考成绩从63分、65分跃升至85分、88分。
让温暖传递在铁路线上 庞锴的热心与善良,不仅体现在工作中,还延伸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日前连云港东站的志愿活动现场,一位72岁的郑州老奶奶拖着两个大行李箱,带着两个小孙女在进站口焦急张望。庞锴主动上前询问,得知老奶奶正要乘车回郑州,而此时距离列车发车仅剩10分钟。庞锴二话不说,背起沉重的行李,一手牵着一个小朋友,一路小跑,穿过长长的站台,终于在列车启动前将祖孙三人顺利送上车。老奶奶紧紧握住他的手,感动地说:“小伙子,太谢谢你了!”
他守护着车站的安全,助力同事成长,温暖旅客的心。在他眼中,铁路不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他愿意为之奋斗、为之付出的热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