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里的办公区 翟猛 谢鹏 文/摄
在合肥高铁基础设施段管内的高铁线上,有一列名为改进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以独特的姿态诠释着“移动家园”的温暖与力量。12节车厢组成的钢铁长龙,宛如一座流动的堡垒,承载着60余名高铁检修人的生产生活,更托起高铁安全运行的坚实保障。
这列最高时速120公里的检修列车,将作业、办公、生活功能深度融合。175米贯通可升降作业平台,如灵动的手臂,让检修人员在进行接触网作业时如履平地。2号车厢的材料加工台是一间“智慧工坊”,职工们在此完成零部件自制与技改创新。10号车厢是可容纳50人的会议室,配备49英寸屏幕屏与10台桌面显示器,让技术研讨与业务培训更具科技感。11号车厢是“中枢大脑”——综合指挥中心,监控人员实时“把脉”作业全程、安全盯控。
从晨光熹微到深夜星辰,这个“移动家园”始终是高铁检修人的温暖后盾。4号餐车配备灶台、蒸箱等设备,分区明确,有烹饪、储存、取餐等空间。5号餐饮车有43个餐位与暖黄灯光,保障着每日三餐与夜宵供应。6号至9号宿营车有64个铺位与独立淋浴室,对标军事化管理标准,营造出静谧舒适的休憩环境。
这个“移动家园”不仅是生产生活的载体,更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在常态化接触网集中修作业中,职工们磨砺技能,设备质量与安全管控能力持续攀升。去年,整个团队在各级抽考与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供电专业团体奖项揽获6次、个人奖项4人次,2名技术骨干受邀担任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考评专家。
自合肥高铁基础设施段成立以来,这个“移动家园”已安全运行2356小时,累计行驶25255公里,完成245个夜间天窗修、672公里接触网检修任务。在高铁线上,“移动家园”正载着高铁检修人的匠心与坚守,驶向更安全、更高效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