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公里“摆渡路”

铁路纪实
  记者 朱明轩 通讯员 宋长乐
  上铁物资公司合肥分公司的食堂里,总能看到管理员唐盛忙碌的身影。他说:“业务做得好,师傅们得吃痛快,我这食堂就是他们的‘能量补给站’。”
  最近天气依然很热,师傅们常顶着太阳作业,回到单位浑身是汗,胃口也差了不少。唐盛看在眼里,忧在心中,连着几天一大早就去菜市场挑选新鲜食材,琢磨着推出“清凉菜品”,他还特意增加了凉拌黄瓜、酸辣海带丝等开胃小菜,并在食堂角落摆上绿豆汤和酸梅汤。有位刚下夜班回来的师傅喝着绿豆汤,笑着跟唐盛说:“唐师傅,您这汤喝下去浑身都舒坦。”
  由于单位离食堂足有17公里,每天都需要往返送饭送菜。天热,为确保餐食新鲜美味、“摆渡”准时准点,唐盛每天早午两次跟车,搬运餐食保温箱,提前检查送餐车的制冷功能,确保凉菜清爽、热菜新鲜。
  有一次遇到雷雨天,运输保温桶的推车推不动,唐盛索性提着装满热汤的保温桶,一桶一桶往各岗位送,到目的地时裤脚全湿透,却笑着说:“汤没凉,大家快趁热喝!”
  让大家吃得顺口,一直是唐盛的目标。为此,他特意设计了一份《口味调查问卷》,从菜品咸淡、荤素搭配,到是否需要增加杂粮、面食,甚至餐后水果的偏好,都一一写清楚。有职工提及:想吃家乡的梅干菜扣肉。唐盛立刻找厨师请教做法。有职工建议:增加减脂餐。他马上调整菜单,推出清蒸鱼、水煮菜等轻食。
  每天看着职工们吃到热热的饭菜,听着大家说:“今天的菜正合胃口。”唐盛就觉得浑身是劲。大家说,这趟往返食堂与岗位的“摆渡路”,装着的不仅是热腾腾的饭菜,还是他为职工们用心守护的烟火温情。
  唐盛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用一顿顿热饭、一碗碗热汤,守护着职工们的健康,也温暖着每一位铁路人的心和胃,让铁路食堂这个小小空间,成了这里最有人情味的“家”。